迓字的意思

迓拼音    迓部首 辶 迓笔画 7 注音 ㄧㄚˋ    繁体字 迓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折竖撇捺折捺 迓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迓五笔86:AHTP 迓五笔98:AHTP 五行:土 UniCode:U+8FD3 四角号码:31304 仓颉:YMVH GBK编码:E5C2 规范汉字:3692 迓的解释


yà  ㄧㄚˋ
◎ 迎接:迎迓。迓之于门。

迓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yà 
〈词性:动〉
(1) (形声。从言( chuò),牙声。本义:迎接)
(2) 同“讶”。同本义 [meet face to face;move towards]
迓,迎也。古本皆作讶。——《尔雅》
子迓续乃命于天。——《书·盘庚》
弗迓克奔。——《书·牧誓》
迓晋侯于 新宫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(3) 又如:有失迎迓
(4) 溜走 [slip away]
何曾敢与他和尚争锋,望着直南下便迓。——金·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
迓的汉语字典

[①][yà]
[《廣韻》吾駕切,去禡,疑。]
“輅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迎接。
(2)迎击;抵御。
(3)溜走,逃跑。
(4)通“衙”。参见“迓人”、“迓卒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吾駕切,去40禡,yà,假開二去麻疑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二禡
[粤 语]:ngaa6
[闽南语]:ga7

迓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迓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254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五駕切【集韻】魚駕切,?音訝。【說文】相迎也。【書·盤庚】予迓續乃命于天。又【洛誥】旁作穆穆迓衡。【註】言迎治平也。 又通作訝。【周禮·秋官·訝士註】訝,迎也,士官之掌迎四方賔客者。 又通作御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御之。又【小雅】以御田祖。 又通作衙。【周禮·夏官·田僕設驅逆之車註】驅禽使前趨獲,逆衙還之,使不出圍。衙本作御,五嫁反。
考證:〔又通作衙。【周禮·夏官·田僕設驅逐之車註】驅禽使前趨獲,逆衙還之,使不得出圍。〕 謹照原文驅逐改驅逆。不得出圍改不出圍。 迓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yà(一ㄚˋ)

⒈  迎接:迎迓。迓之于门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辶、牙声

English

to go to meet, to receive, as a guest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