呐字的意思

呐拼音       呐部首 口 呐笔画 7 注音 ㄋㄚˋ    ㄋㄜˋ    繁体字 吶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竖折横竖折撇捺 呐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呐五笔86:KMWY 呐五笔98:KMWY 五行:火 UniCode:U+5450 四角号码:64027 仓颉:XROB GBK编码:C4C5 规范汉字:0738 呐的解释


nà   ㄋㄚˋ
◎ 〔呐喊〕大声呼喊,如“呐呐助威”、“摇旗呐呐”。

呐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nà 
〈词性:动〉
呐喊,大叫 [cry out]
且说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,大开了庄门,呐声喊,杀将出来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词性变化
nà 
〈词性:叹〉
(1) 表示提醒注意 [mind]
呐,我们可以开始了。——吉学沛《田野里的追逐》
(2) 另见 nè 
基本词义
nè 
〈词性:形〉
(1) (会意兼形声。从口,从内,内亦声。讲话迟钝或口吃,好像在口内存留。本义:说话迟钝或口吃) 同本义。同“讷” [slow (of speech)]
言之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其辩不若其呐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广呐口少言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传》
臣宣呐钝于辞。——《汉书·鲍宣传》
呐者言之疑。——《韩非子·八经》
(2) 又如:呐口(说话困难,不流畅);呐吃(口吃。说话结结巴巴);呐呐(说话迟钝);呐钝(语言迟钝)

呐的汉语字典

[①][nè]
[《集韻》奴骨切,入没,泥。]
亦作“吶1”。同“訥1”。
言语迟钝。
[②][nà]
亦作“吶2”。
(1)呐喊,大叫。
(2)叹词。表示提醒注意。
[③][ne˙]
亦作“吶3”。
语气助词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女劣切,入17薛,nvè,山合三入仙B娘
[国 语]:nè,nà
[粤 语]:naap6neot6

呐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呐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181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奴骨切。與訥同。【集韻】或作詘。【玉篇】遲鈍也。【集韻】言難也。【禮·檀弓】其言呐呐然,如不出諸其口。【前漢·李廣傳】呐口少言。【註】呐,亦訥字。【鮑宣傳】呐鈍于辭。 又【集韻】如劣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儒劣切,?音?。【集韻】言緩也。或書作㕯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女劣切,音笍。【廣韻】嗗呐,聲不出。【集韻】或書作㕯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女律切,音柮。語不明。◎按㕯呐二字,音義略同。然玉篇、廣韻,㕯呐俱分載,不言呐同㕯,惟集韻如劣、女劣二切,㕯、呐無異。㕯字作内下口。 呐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基本字义

nà(ㄋㄚˋ)

⒈  〔呐喊〕大声呼喊,如“呐呐助威”、“摇旗呐呐”。

其他字义

nè(ㄋㄜˋ)

⒈  古同“讷”,说话迟钝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口、内声

English

raise voice, yell out loud, shout; stammer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