涑拼音
sù 涑部首 氵 涑笔画 10 注音
ㄙㄨˋ 繁体字 涑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捺横横竖折横竖撇捺 涑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涑五笔86:IGKI 涑五笔98:ISKG 五行:水 UniCode:U+6D91 四角号码:35196 仓颉:EDL GBK编码:E4B3 规范汉字:4645 涑的解释
● 涑
sù ㄙㄨˋ
◎ 〔涑水〕水名,在中国山西省。
涑的详细解释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涑 Sù
〈词性:名〉
水名。涑水 [Su River]。在山西省西南部,源出绛县太阴山,流经闻喜、临猗,至永济县西南入黄河。
涑的汉语字典
[①][sù]
[《廣韻》桑谷切,入屋,心。]
[《廣韻》相玉切,入燭,心。]
水名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速侯切,下平19侯,sōu,流開一平侯心
[平水韵]:下平十一尤·入声一屋·入声十一陌
[国 语]:sù,sōu,shù
[粤 语]:cuk1
涑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涑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626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速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先侯切,?音鎪。【說文】澣也。一說以手曰涑,以足曰澣。 又【玉篇】濯生練也。 又【集韻】所救切【正韻】先奏切,?音瘦。盪口也,與漱同。一曰水有所敗也。 又【廣韻】桑谷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蘇谷切【韻會】蘇木切,?音速。水名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伐我涑川。【註】涑水,出河東聞喜縣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須玉切,音粟。義同。 涑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