帢字的意思

帢拼音 qià    帢部首 巾 帢笔画 9 注音 ㄑㄧㄚˋ    繁体字 帢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竖撇捺横竖折横 帢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帢五笔86:MHWK 帢五笔98:MHWK 五行:火 UniCode:U+5E22 四角号码:48261 仓颉:LBOMR GBK编码:8E98 规范汉字: 帢的解释


qià   ㄑㄧㄚˋ
◎ 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:“裁缣帛以为帢。”

帢的汉语字典

[①][qià]
[《廣韻》苦洽切,入洽,溪。]
“匼3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1”。亦作“1”。
便帽。状如弁而缺四角,用缣帛缝制。相传为曹操创制。
[②][jiá]
同“袷1”。
夹衣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苦洽切,入31洽,qia,咸開二入咸溪
[平水韵]:入声十七洽
[国 语]:qià
[粤 语]:hap1

帢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帢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331第05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乞洽切,?音恰。【埤蒼】帽也。【廣韻】弁缺四隅。【增韻】一曰按頭使下曰帢。【集韻】士服也。【魏志·太祖紀註】漢末公卿多委王服,以幅巾爲雅,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,皆著縑巾。魏太祖擬古皮弁,裁縑帛以爲帢,以色別其貴賤,可謂軍容,非國容也。 【類篇】或作?㡊?。 帢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

基本字义

qià(ㄑ一ㄚˋ)

⒈  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:“裁缣帛以为帢。”

异体字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