匽字的意思

匽拼音 yǎn    匽部首 匚 匽笔画 9 注音 ㄧㄢˇ    繁体字 匽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折横横折撇横折 匽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匽五笔86:AJVD 匽五笔98:AJVD 五行:土 UniCode:U+533D 四角号码:71714 仓颉:SAV GBK编码:855D 规范汉字: 匽的解释


yǎn   ㄧㄢˇ
◎ 隐藏。
◎ 古同“偃”(a.倒伏。b.停止)。
◎ 古兵器名,戟的一种。
◎ 古通“燕(yān)”,古国名。

匽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yǎn 
〈词性:名〉
(1) (形声。从匚,妟声。本义:匿)
(2) 贮污水的坑池 [puddle]
为其井匽,除其不蠲,去其恶臭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官人》。注:“匽猪,谓霤下之池,畜水而流之者。”
(3) 姓
词性变化
yǎn 
〈词性:动〉
通“偃”。停息 [stop]
海内安宁,兴文匽武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。颜师古云:“匽,古偃字。”

匽的汉语字典

[①][yǎn]
[《廣韻》於幰切,上阮,影。]
(1)隐匿;掩蔽。
(2)停息。参见“匽武”。
(3)同“偃”。倒伏。见“匽薄”。
(4)通“蝘”。蝉的一种。
(5)姓。春秋齐国有匽尚。见《管子·小匡》。
[②][yàn]
[《集韻》於建切,去願,影。]
(1)排污水的阴沟。参见“匽2豬”。
(2)厕所。
(3)通“堰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於幰切,上20阮,yǎn,山開三上元影
[平水韵]:上声十三阮
[国 语]:yǎn
[粤 语]:jin2

匽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子集下】【匸字部】 匽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155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於幰切【集韻】隱幰切,?音偃。【說文】匿也。从匸,妟聲。【廣韻】隱也。【前漢·禮樂志郊祀歌】興文匽武。又【周禮·天官·宮人】爲井匽。【註】匽,路厠也。鄭康成謂:匽豬,謂霤下池,受蓄水而流之者。又【集韻】於建切【正韻】伊甸切,?音堰。路厠也。 匽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金文  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yǎn(一ㄢˇ)

⒈  隐藏。

⒉  古同“偃”(a.倒伏。b.停止)。

⒊  古兵器名,戟的一种。

⒋  古通“燕(yān)”,古国名。

其他字义

yàn(一ㄢˋ)

⒈  排污水的阴沟:匽溷。匽潴。

⒉  厕所:匽厕。匽溲。

⒊  古通“宴”,安。

English

to hide, to secrete, to repress; to bend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