猰字的意思

猰拼音    猰部首 犭 猰笔画 12 注音 ㄧㄚˋ    繁体字 猰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撇折撇横横横竖折撇横撇捺 猰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猰五笔86:QTDD 猰五笔98:QTDD 五行:水 UniCode:U+7330 四角号码:47284 仓颉:KHQHK GBK编码:AA6D 规范汉字:7536 猰的解释


yà   ㄧㄚˋ
◎ 〔猰?  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凶兽,像貙,虎爪,奔跑迅速。

qiè   ㄑㄧㄝˋ
◎ 〔猰犺〕不仁;不顺。

猰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yà 
[a wild animal in ancient legend]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的猛兽

猰的汉语字典

[①][yà]
[《廣韻》烏黠切,入黠,影。]
兽名。猰。
[②][jiá]
[《廣韻》古鎋切,入鎋,見。]
见“猰2犬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烏黠切,入14黠,ya,山開二入山影
[平水韵]:入声九屑
[粤 语]:jaak3jat3

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猰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715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烏黠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乙黠切,?音札。【說文】猰貐,獸名。【淮南子·本經訓】殺猰貐。 又【玉篇】烏八切,音婠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訖黠切,音戛。【玉篇】雜犬也。【集韻】犬也。 又【廣韻】古鎋切【集韻】居轄切,?音?。【廣韻】雜犬。【集韻】雜也。 又【廣韻】苦結切【集韻】詰結切,?音挈。【廣韻】猰犺,不仁。 又【集韻】獸名。 又【集韻】一結切,音噎。猰㺄,似貙。或作䝟。 又【集韻】煙奚切,音鷖。又壹計切,音翳。義?同。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本作䝟。詳豸部䝟字註。 猰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

基本字义

yà(一ㄚˋ)

⒈  〔猰㺄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凶兽,像貙,虎爪,奔跑迅速。

其他字义

jiá(ㄐ一ㄚˊ)

⒈  古书上说的一种狗。

其他字义

qiè(ㄑ一ㄝˋ)

⒈  〔猰犺〕不仁;不顺。

造字法

会意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