鯈拼音
tiáo 鯈部首 魚 鯈笔画 17 注音
ㄊㄧㄠˊ 繁体字 鯈 部首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竖竖撇折捺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 鯈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鯈五笔86:WHTO 鯈五笔98:WHTO 五行:金 UniCode:U+9BC8 四角号码:27236 仓颉:OLOF GBK编码:F58D 规范汉字: 鯈的解释
● 鯈
tiáo ㄊㄧㄠˊ
◎ 古同“鲦”。
鯈的汉语字典
[①][tiáo]
[《廣韻》直由切,平尤,澄。]
[《集韻》田聊切,平蕭,定。]
“儵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鱼名。又名白鯈、白鲦。一种生于淡水的小白鱼。
(2)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鱼名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直由切,下平18尤,chóu,流開三平尤澄
[平水韵]:下平十一尤
[粤 语]:jau4tiu4
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鯈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471第14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夷周切,?音由。【說文】魚名。【集韻】與鮋同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鯈魚出游。【音義】卽白鯈魚也。【淮南子·覽冥訓】不得其道者,若觀鯈魚。【註】鯈魚,小魚。【正字通】俗呼參條魚,長而小,時浮水面,性好遊,故名。又【山海經】帶山彭水西流至芘湖,其中多鯈魚,其狀如雞赤尾,三尾六足四目,其音如鵲。○按與《莊子》《淮南子》別是一種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文十七年】將悉敝賦以待于鯈。【註】鯈,晉鄭之境。又人名。《左傳》晉公子伯鯈,後漢劉鯈。又【廣韻】直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留切【正韻】除留切,?音儔。義同。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田聊切,音迢。本作鰷。詳鰷字註。 鯈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