豣拼音
jiān yàn 豣部首 豕 豣笔画 13 注音 繁体字 豣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撇折撇撇撇捺横横撇横横竖 豣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豣五笔86:EFTF 豣五笔98:GEGF 五行:火 UniCode:U+8C63 四角号码:11240 仓颉:MOYJJ GBK编码:D862 规范汉字: 豣的解释
● 豣
jiBn ㄐㄧㄢ
◎ 义未详。
豣的汉语字典
[①][jiān]
[《廣韻》古賢切,平先,見。]
“豣1”的新字形。
三岁的猪。亦泛指大猪,兽。
[②][yàn]
“豣2”的新字形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古賢切,下平1先,jiān,山開四平先見
豣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中】【豕字部】 豣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196第10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古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經天切,?音堅。【說文】三歲豕,肩相及者。【廣韻】大豕也。【詩·豳風】獻豣于公。【張協·七命】圓文之豣。 又通作肩。【詩·齊風】竝驅從兩肩兮。【傳】獸三歲曰肩。又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註】一歲爲豵,二歲爲豝,三歲爲特,四歲爲肩。【玉篇】或作?。 又【集韻】輕煙切,音牽。義同。或作?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吉典切,堅上聲。【爾雅·釋獸】麕……絕有力,豣。 又【廣韻】五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倪甸切,?音硯。義同。 豣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