詑拼音
tuó 詑部首 言 詑笔画 12 注音
ㄊㄨㄛˊ 繁体字 詑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捺捺折撇折 詑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詑五笔86:YPXN 詑五笔98:YPXN 五行:火 UniCode:U+8A51 四角号码:03612 仓颉:YRJP GBK编码:D471 规范汉字: 詑的解释
● 詑
tuó ㄊㄨㄛˊ
◎ 欺谩。
詑的汉语字典
[①][tuó]
[《廣韻》徒河切,平歌,定。]
[《廣韻》土禾切,平戈,透。]
欺骗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弋支切,上平5支,yí,止開三平支A以
[平水韵]:下平五歌
[粤 语]:to4
詑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詑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154第21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託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湯何切,?音拕。【說文】引方言:沇州謂欺曰詑。【玉篇】誼謾而不疑也。【集韻】或作訑。俗作?。 又【廣韻】徒何切【集韻】唐何切,?音駝。又【廣韻】土禾切【集韻】土和切,?涶平聲。義?同。 又【廣韻】弋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余支切,?音移。詑詑,自得貌。 又淺意也。亦作訑,或作?、?。 又【玉篇】達可切【廣韻】徒可切【集韻】待可切,?駝上聲。輕也。又欺罔也。或作訑、誃。 詑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