諰拼音
xǐ 諰部首 言 諰笔画 16 注音
ㄒㄧˇ 繁体字 諰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捺折捺捺 諰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諰五笔86:YLNY 諰五笔98:YLNY 五行:土 UniCode:U+8AF0 四角号码:06630 仓颉:YRWP GBK编码:D64C 规范汉字: 諰的解释
● 諰
xǐ ㄒㄧˇ
◎ 忧惧:“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,常恐天下之久不安。”
◎ 一边说话一边思考。
◎ 直言。
● 諰
āi ㄞˉ
◎ 呼叫人称諰。
諰的汉语字典
[①][xǐ]
[《廣韻》胥里切,上止,心。]
(1)担心害怕。
(2)通“息”。塞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山佳切,上平13佳,shāi,蟹開二平佳生
[粤 语]:saai2si2
諰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諰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171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胥里切【集韻】想止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想里切,?音枲。【說文】思之意。【廣韻】言且思之。 又【類篇】直言也。 又懼貌。【荀子·議兵篇】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。 又人名。【宋史·宗室表】武翼郞士諰。又【集韻】息攺切,顋上聲。【類篇】語也。 又【廣韻】山隹切【集韻】所隹切,?音籭。【說文】義同。又【類篇】語失也。 又【集韻】塢皆切,隘平聲。【類篇】呼彼之稱。 【說文】本作?。【字彙】同葸。 諰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