茻字的意思

茻拼音 mǎng    茻部首 艸 茻笔画 12 注音 ㄇㄤˇ    繁体字 茻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竖撇折竖竖折竖撇折竖竖 茻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茻五笔86:BTBH 茻五笔98:BTBH 五行:水 UniCode:U+833B 四角号码:22447 仓颉:UUUU GBK编码:C69F 规范汉字: 茻的解释


mǎng   ㄇㄤˇ
◎ 众草。
◎ 丛生的蕨类。

茻的汉语字典

[①][mǎng]
[《廣韻》模朗切,上蕩,明。]
同“莽1”。
众草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模朗切,上37蕩,mǎng,宕開一上唐明
[粤 语]:mong5

茻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茻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029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集韻】文紡切,音惘。【說文】衆草也,从四屮,凡茻之屬皆从茻,讀與冈同。自爲部。【正字通】入艸部。【六書正譌】衆草也,象形。別作?,訓逐兔艸中也,非艸、茻之義。 又【廣韻】模朗切,音莽。義同。 又【通志·六書略】茻,蕨類,繁薈而叢生。 又滿補切,音姆。莫後切,音晦。義?同。【玉篇】作?。?,古文友字。 茻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

基本字义

mǎng(ㄇㄤˇ)

⒈  众草。

⒉  丛生的蕨类。

异体字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