湔字的意思

湔拼音 jiān    湔部首 氵 湔笔画 12 注音 ㄐㄧㄢ    繁体字 湔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竖竖 湔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湔五笔86:IUEJ 湔五笔98:IUEJ 五行:水 UniCode:U+6E54 四角号码:38121 仓颉:ETBN GBK编码:E4D5 规范汉字:5288 湔的解释


jiān  ㄐㄧㄢˉ
◎ 洗:湔洗(a.洗濯;b.除去耻辱)。湔雪(洗刷罪名,昭雪冤屈)。湔祓(涤除污秽、恶习)。

湔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jiān 
〈词性:动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前声。本义:水名。湔水,在四川)
(2) 用水洗 [wash;cleanse]
湔,濯也。——《三苍》
湔,洒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谁道湔裙人远。——王沂孙《南浦·春水》
湔浣肠胃,漱涤五藏。——《史记》
(3) 又如:湔除(洗去污秽);湔汰(洗涤);湔刷(洗刷);湔拂(清洗、涤除)
(4) 洗雪(耻辱);清除(过失、罪责等) [purge;purify]
近降赦恩,谋反大逆,皆蒙湔雪。——《金史·张特立传》
(5) 又如:湔雪(洗刷罪名,昭雪冤屈);湔改(洗去罪责,悔过自新);湔贷(洗罪赎罪);湔洒(洗刷,洗雪)
(6) 浸入,浸润 [soak]。如:湔润(浸润);湔拂(浸染)

湔的汉语字典

[①][jiān]
(1)洗涤。
(2)洗雪;清除。
(3)见“湔湔”。
(4)古水名。汉时源出今四川省汶川县玉垒山,东南至泸州市入江。后世自玉垒山发源,南流至灌县西注入岷江的一段,又在灌县与岷江分流而东,至金堂县注入洛水的一段,仍名湔水。
[②][jiàn]
同“濺1”。
溅洒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昨先切,下平1先,qián,山開四平先從
[平水韵]:下平一先
[国 语]:jiān,jiàn,zàn,zhǎn
[粤 语]:zin1

湔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湔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637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子仙切【韻會】將先切,?音煎。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蜀郡綿虒縣玉壘山,湔水所出。 又手瀚也,灑也,傍沾也。【戰國策】汙明見春申君曰:君獨無意湔袚僕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?側前切,音箋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子賤切,音箭。義?同。 又【集韻】則旰切,音贊。與灒同。汗灑也。 又【廣韻】昨先切,音前。湔胡,藥名。
考證:〔【戰國策】汙明見春申君曰,君獨無意湔袚。〕 謹照原文湔袚下增僕也二字。 湔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jiān(ㄐ一ㄢ)

⒈  洗:湔洗(a.洗濯;b.除去耻辱)。湔雪(洗刷罪名,昭雪冤屈)。湔祓(涤除污秽、恶习)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氵、前声

English

wash, cleanse; purge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