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拼音
lǒng 隴部首 阝 隴笔画 19 注音
ㄌㄨㄥˇ 繁体字 隴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竖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横折横折横横横 隴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隴五笔86:BUED 隴五笔98:BUED 五行:火 UniCode:U+96B4 四角号码:71211 仓颉:NLYBP GBK编码:EB5D 规范汉字: 隴的解释
● 隴
lǒng ㄌㄨㄥˇ
◎ 见“陇”。
隴的汉语字典
[①][lǒng]
[《廣韻》力踵切,上腫,來。]
“陇1”的繁体字。
(1)山名。绵延于甘肃、陕西交界的地方。
(2)指今甘肃省一带地方。
(3)甘肃省的简称。如从甘肃兰州到连云港段的铁路称陇海铁路。
(4)隆盛,旺盛。
(5)通“壟”。坟墩;坟墓。
(6)通“壟”。高丘。
(7)通“壟”。畦,田块。
(8)通“壟”。沟塍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力踵切,上2腫,lǒng,通開三上鍾來
[平水韵]:上声二肿
[粤 语]:lung5
[闽南语]:long2
隴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隴; 康熙笔画:24; 页码:页1363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力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魯勇切【正韻】力董切,?音壠。【說文】天水大阪也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天水郡隴縣。【註】今呼隴城縣者也。又【史記·六國表】文公踰隴。【秦本紀】又使司馬錯發隴西,因蜀攻楚黔中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隴西郡。【註】應劭曰:有隴坻,在其西也。師古曰:隴坻,謂隴阪,卽今之隴山也。此郡在隴之西,故曰隴西。【地理直音】漢隴西,今鞏昌府。漢天水,今鞏昌府秦州。 又【廣韻】州名。漢汧縣,後魏置東秦州,攺爲隴州,因山名之。【地理直音】隋汧陽郡,今鳳翔府隴州。○按今陝西鞏昌府淸水縣,平涼府華亭縣,鳳翔府隴州,皆有隴山,洮州衞有東隴山。 又【春秋·文二年】盟于垂隴。【註】鄭地,滎陽東有隴城。 又姓。 又【正韻】丘壟之壟,亦作隴。【列子·天瑞篇】逆之隴端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皆無丘隴之處。 又壟畝亦作隴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起隴畝之閒。 又【荀子·議兵篇】案角鹿埵,隴種東籠而退耳。【註】隴種,遺失貌,如隴之種物然。或曰卽龍鍾。新序作隴鍾。
考證:〔【荀子·議兵篇】【註】隴種,遺失貌,如隴之種物然。或曰,卽鍾也。〕 謹照原文鍾也改龍鍾。 隴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