皛字的意思

皛拼音 xiǎo    皛部首 白 皛笔画 15 注音 ㄒㄧㄠˇ    繁体字 皛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竖折横横撇竖折横横撇竖折横横 皛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皛五笔86:RRRF 皛五笔98:RRRF 五行:水 UniCode:U+769B 四角号码:26662 仓颉:HAHAA GBK编码:B07E 规范汉字:7947 皛的解释


xiǎo   ㄒㄧㄠˇjiǎo ㄐㄧㄠˇ
◎ 皎洁,明亮:“天皛无云。”

皛的汉语字典

[①][xiǎo][jiǎo]
[《廣韻》胡了切,上篠,匣。]
(1)明;皎洁。
(2)洁白。
[②][pāi]
[《廣韻》普伯切,入陌,滂。]
通“拍1”。
拊;打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胡了切,上29篠,xiào,效開四上蕭匣
[平水韵]:上声十七筱
[粤 语]:kiu5miu5

皛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午集中】【白字部】 皛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789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胡了切,音薂。【說文】顯也。【潘岳·關中詩】虛皛湳德,繆彰甲吉。【註】湳,甲,二羌號。德,吉,其名也。皛,顯也。 又【博雅】白也。【郭璞·江賦】沆瀁皛溔。【註】皛溔,深白貌。 又【玉篇】明也。【陶潛·江陵夜行詩】皛皛川上平。【註】皛皛,明也。 又皛飯。【曾慥高齋漫錄】錢穆父召東坡食皛飯。及至,設飯一盂,蘿蔔一碟,白湯一盞,蓋以三白爲皛也。 又【集韻】戸茗切,音迥。亦白也。 又【集韻】畎迥切【正韻】古迥切,?音?。亦明也。 又【廣韻】普伯切【集韻】匹陌切,?音拍。打也。【左思·蜀都賦】皛貙氓于夢艸。【註】皛,當爲拍,拊也。 皛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xiǎo(ㄒ一ㄠˇ)、jiǎo(ㄐ一ㄠˇ)

⒈  皎洁,明亮:“天皛无云。”

统一码

皛字UNICODE编码U+769B,10进制: 30363,UTF-32: 0000769B,UTF-8: E7 9A 9B。

皛字由三个白字组成,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