芐拼音
hù 芐部首 艹 芐笔画 6 注音
ㄏㄨˋ 繁体字 芐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竖横竖捺 芐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芐五笔86:AGHU 芐五笔98:AGHU 五行:木 UniCode:U+8290 四角号码:44231 仓颉:TMY GBK编码:C653 规范汉字: 芐的解释
● 芐
hù ㄏㄨˋ
◎ 即地黄,一种药草。
芐的汉语字典
[①][hù]
[《廣韻》侯古切,上姥,匣。]
(1)草名。即地黄。
(2)通“苦”。苦荼。
[②][xià]
[《廣韻》胡駕切,去禡,匣。]
蒲萍。可制席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侯古切,上10姥,hù,遇開一上模匣
[粤 语]:haa6wu6
芐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芐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1018第18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?古切【集韻】後五切,?音戸。【說文】地黃也。【爾雅·釋草】芐,地黃。【註】芐,一名地髓。【韻會】引《爾雅翼》云:地黃生者,以水試之,浮者名天黃,半沈半浮者人黃,沈者地黃。芐字从下,亦趨下之義。 又【禮·閒傳】芐剪不納。【疏】芐爲蒲苹,爲席,剪頭爲之,不編納其頭而藏于內也。 又【唐韻】胡駕切【韻會】亥駕切,?音暇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亦作芦。 芐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韩国明朝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