猵拼音
biān 猵部首 犭 猵笔画 12 注音
ㄅㄧㄢ 繁体字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折撇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 猵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猵五笔86:QTYA 猵五笔98:QTYA 五行: UniCode:U+7335 四角号码:43227 仓颉:KHHSB GBK编码: 规范汉字: 猵的解释
● 猵
biān ㄅㄧㄢˉ
◎ 古书上说的一种獭类动物:“夫畜池鱼者必去猵獭。”
猵的汉语字典
[①][biān]
[《廣韻》布玄切,平先,幫。]
[《廣韻》毗忍切,上軫,並。]
(1)獭的一种。能入水食鱼。
(2)见“猵狹”。
[②][piàn]
[《集韻》匹羡切,去綫,滂。]
见“猵2狙”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布玄切,下平1先,biān,山開四平先幫
[粤 语]:bin1
猵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猵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715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布懸切【集韻】?眠切,?音邊。【說文】獺屬。从犬,扁聲。或作獱。【淮南子·兵略訓】畜池魚者,必去猵獺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紕延切【正韻】紕連切,?音篇。【玉篇】獺屬。 又【集韻】猵狙,猿類。一曰非類,爲牝牡也。◎按猵狙莊子作猵狚。詳狚字註。 又【廣韻】毗忍切【集韻】婢忍切,?音牝。獺屬。 又【集韻】毗賔切,音頻。本作獱。義同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芳未切,音費。猵狙,獸名。似猿而狗頭。 又【集韻】匹羨切,音騗。義同。 猵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