犤拼音
bái 犤部首 牜 犤笔画 19 注音
ㄅㄞˊ 繁体字 犤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横竖横竖折竖竖横折捺竖折横横撇折撇折 犤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犤五笔86:TRLX 犤五笔98:CLCX 五行:水 UniCode:U+72A4 四角号码:26512 仓颉:HQWLP GBK编码:A0DB 规范汉字: 犤的解释
● 犤
bái ㄅㄞˊ
◎ 矮小短足的牛。
犤的汉语字典
[①][pái]
[《廣韻》符羈切,平支,並。]
[《廣韻》蒲佳切,平佳,並。]
见“犤牛”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符羈切,上平5支,pí,止開三平支B並
[粤 语]:bei1
犤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 犤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704第41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集韻】班麋切,音陂。【玉篇】牛名。【爾雅·釋畜】犤牛。【註】犤牛,庳小,今之?牛也。又呼果下牛,出廣州高涼郡。【集韻】或作?。 又【玉篇】平爲切【廣韻】符羈切【集韻】蒲糜切,?音皮。又【廣韻】薄街切【集韻】蒲街切,?音牌。義?同。 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音矲。牛短足。 犤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韩国明朝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