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廩
lǐn ㄌㄧㄣˇ
◎ 同“廪”。
[①][lǐn]
[《廣韻》力稔切,上寢,來。]
亦作“稟2”。亦作“廪1”。
(1)粮仓。
(2)指粮食。
(3)公家发给粮食。
(4)俸米。
(5)泛指俸禄。
(6)廪生的省称。
(7)收藏;储积。
(8)少。
(9)见“廩廩”。
(10)通“林”。树林。
(11)通“懍”。危惧。参见“廩廩”。
(12)通“凜”。寒冷。参见“廩秋”。
(13)通“凜”。严峻;可敬畏。引申为有风采。参见“廩廩”。
[②][lǎn]
[《集韻》盧感切,上感,來。]
(1)通“濫”。泛滥。参见“廩2然”。
(2)见“坎廪”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力稔切,上47寑,lǐn,深開三上侵A來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六寝
[国 语]:lǐn
[粤 语]:lam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廩
⒈ 倉。如:“倉廩”、“義廩”。唐•皮日休《貧居秋日詩》:“門小愧車馬,廩空慚雀鼠。”
⒉ 糧食。《管子•問》:“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。”尹知章•注:“廩,米粟之屬。”宋•蘇軾《和公濟飲湖上詩》:“與君歌舞樂豐年,喚取千夫食陳廩。”
⒊ 俸祿。如:“廩粟”、“廩稍”。宋•蘇軾《答楊君素》:“奉別忽四年,薄廩維絆,歸計未成。”
⒋ 儲藏、積聚。《管子•山國軌》:“泰春,民之且所用者,君已廩之矣。”尹知章•注:“廩,藏也。”
granary; stockpile, st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