毄拼音
jī 毄部首 殳 毄笔画 14 注音
ㄐㄧ 繁体字 毄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折横横横竖竖折横撇折折捺 毄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毄五笔86:LKMC 毄五笔98:LKWC 五行:火 UniCode:U+6BC4 四角号码:57647 仓颉:JRHNE GBK编码:9AA9 规范汉字: 毄的解释
● 毄
jī ㄐㄧˉ
◎ 击;打击。
毄的汉语字典
[①][jī]
[《集韻》古歷切,入錫,見。]
(1)同“”。击,相击。
(2)通“繫”。
[②][qī]
[《集韻》詰歷切,入錫,溪。]
勤苦用力。
音韵参考
[平水韵]:入声十二锡
[国 语]:jī
[粤 语]:gik1
毄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辰集下】【殳字部】 毄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587第10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古歷切【集韻】吉歷切,?音激。【說文】相擊中也。如車相擊,故从殳从軎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廬人毄兵同强。【註】毄兵,戈戟屬。【疏】殳長丈二而無刃,可以毄打人,故曰毄兵。 又拂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弓人和弓毄摩。【註】和,調也。毄,拂也。將用弓,必先調之、拂之、摩之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詰歷切【正韻】苦擊切,?音喫。勤苦用力曰毄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廬人毄兵用强。〕 謹照原文用改同。 毄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