鈐字的意思

鈐拼音 qián    鈐部首 釒 鈐笔画 12 注音 ㄑㄧㄢˊ    繁体字 鈐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撇捺捺折 鈐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鈐五笔86:QWYN 鈐五笔98:QWYN 五行:金 UniCode:U+9210 四角号码:88127 仓颉:COIN GBK编码:E26A 规范汉字: 鈐的解释


qián   ㄑㄧㄢˊ
◎ 见“钤”。

鈐的汉语字典

[①][qián]
[《廣韻》巨淹切,平鹽,羣。]
“钤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2”。
(1)锁。引申为关键、要领。
(2)兵法。参见“鈐決”。
(3)祭器名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其十輩神者,其祠之,毛一雄雞,鈐而不糈。”郭璞注:“鈐,所用祭器名,所未詳也。或作思訓祈不糈,祠不以米。”一说为祈祷之意。郝懿行疏:“鈐疑祈之聲轉耳,經文祈而不糈,即祠不以米之義;思訓未詳。”
(4)用以焙制茶叶的器具。
(5)星名。即鉤钤。
(6)官印。
(7)盖章;盖印。
(8)钳持;缄禁。
(9)威慑管束。
(10)钳刀。《资治通鉴·齐武帝永明五年》:“詔盡出御府衣服珍寶、太官雜器、太僕乘具、内庫弓矢刀鈐十分之八。”胡三省注:“鈐,與鉗同,其廉翻,刃也。”亦用为持刀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巨淹切,下平24鹽,qián,咸開三平鹽B群
[平水韵]:下平十四盐
[粤 语]:kim4

鈐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鈐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298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巨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其淹切,?音箝。【說文】鈐?,大犂也。一曰類耜。 又【玉篇】車轄也。 又【廣韻】兵鈐以閉房,神府以備非常。 又【廣韻】鉤鈐,星名。【前漢·天文志】熒惑守房之鉤鈐。鉤鈐,天子之御也。【註】房爲天駟,其隂右驂旁有二星,曰鉤鈐,故曰天子御也。【石氏星經】二星主法,明則羣臣奉職,天下道洽。【孝經·內事】昆弟親睦,則鉤鈐不離房。【晉書·天文志】鉤鈐主關籥,王者孝,則鉤鈐明。 又山名。【山海經】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。 又鏁也。【爾雅序】六藝之鈐鍵。【疏】鈐,鏁也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矛,其柄謂之鈐。【註】巨巾反。 又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釱也。 又千尋切,音侵。義同。 鈐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qián(ㄑ一ㄢˊ)

⒈  见“钤”。

English

lock, latch; stamp, seal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